铁板香辣土豆片,下面作为垫菜的洋葱片是大锅搅出来的。
香煎大白刁,上面的双椒浇头是大锅搅出来的。
韭黄雁丝,好吧这个菜不是搅出来的,不过一次炒四盘出锅,这种对火候和食材份量要求极高的菜肴,这么烹制真的合适吗?
不得不说,方博此时此刻的心情相当复杂。
国内对餐饮行业的黑幕曝光天天都有,屡见不鲜,上到五星级大酒店,下至街头路边摊,和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什么的比起来,三味鱼坊的“大锅搅菜”
,根本就不算个事儿,简直良心顶天了好嘛?
但他依旧觉得,眼前这一切不对。
三天之前,他还觉得三味鱼坊真是个不错的馆子――虽然也用一公斤装的餐饮鸡精,可牌子是大桥的;虽然也用美极鲜这种工业化调味品,可毕竟是雀巢的;虽然食用油大桶往店里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石化分店,可毕竟单价也上了3块3,地沟油可卖不到这种价位。
可是现在……
敷衍了事,粗制滥造,彻底颠覆了他之前的印象。
难道餐饮和烹饪真的只是两码事?前者是彻头彻尾的商业行为,只有后者才算是饮食文化吗?
中华烹饪的追求和标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哪里?
18岁的方博并非迷茫,他知道什么叫水至清则无鱼,也明白普通的宴席,上菜效率排在第一,不能让客人苦等,味道什么的只是其次……可感情上终究有些接受不了,毕竟一直以中华料理自豪。
嗯,大抵就像是,一个脑残粉发现了明星的黑历史,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有那么一丢丢的相似,但不完全是这样。
带着这种不愉快的心情,不知不觉就熬到了宴席尾声。
还有三个菜没上,甜面窝蘸土酱归白案那头负责,黄金玉米羹同样大锅搅搅就好,只剩下一道“房**县小花菇”
。
三味鱼坊的炉头线上,头三灶师傅只负责荤菜的烧制,房**县小花菇这种菜品,自然落到了后面炒锅师傅的头上。
方博正好分在四灶师傅手下,少不了还要继续折腾。
只不过赶巧的是,上次卤煮好的花菇昨天刚刚用完,今天又赶上婚宴,所以一直到现在,这道菜肴的食材才刚刚准备妥当。
“来啊,大学生,一起把花菇再煮一下,味道还没入透。”
眼瞅着活计快要忙完,师傅的脸上也多了三分笑意,不再是之前逮人骂人逮狗骂狗的黑脸。
非但如此,见方博一副闷闷的苦逼脸色,还心情颇好的主动询问:“怎么了,早上没吃饱,饿了?”
摇摇头,方博本来不想多嘴,自己心里的那点儿小心思,就算说出来,多半也只是落得两句嗤笑。
只是,年轻人就算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坚持,也不奇怪对吧。
或许是不吐不快,方博想了想,像是自言自语般:“没有,我就是觉得,那种大锅菜的搞法,有点太敷衍了。”
还有一句质问,他没有说出来――身为厨师,就算没有对美食和厨艺的极致追求,可怎么着也要有点职业道德吧?
果然,师傅闻言哈哈一笑。
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对方并没有太多讥诮的意思,反而相当耿直:“这你就想多了,先搭把手,别的我们慢慢说。”
半人高的不锈钢厨桶抬上了灶台,火力全开,翻滚着的卤水里面,五花肉的醇厚肉香和香菇的独特菌类气息翻涌而出。
“你看,这道菜说是‘房**县小花菇’,实际上也就是农民养殖的普通香菇。”
是的,这不是生长在青峰断裂带深处,海拔2400米高度上的野生真菌、香菇中的王者,这只是普通的香菇,瓶盖或硬币大小的深褐色伞面上,几乎看不到冻伤后又由阳光愈合的爆纹,无法归于珍贵食材的行列。
可是,师傅你是想说,对顾客隐瞒和欺骗,在现代餐饮业中是立场正确?
“但对客人们来说,你觉得有几个人能尝出普通香菇和顶级房**县小花菇的区别?”
立马觉察出了自己话里的漏洞,他赶紧又接上一句:“嗯,不看爆花的外形。”
吃的人分辨不出区别,不应该成为隐瞒的理由。
“再说我们也不是完全敷衍客人……”
不多时,香菇已经焖煮入味。
清早新鲜采买回的香菇,先剪掉无法食用的菌柄下端,然后加面粉揉洗掉菌褶中的杂质和尘土,下到高汤中煮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