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下四绝”
武功高的,在六国之中大有人在。
喻景舟自从受到“曜变天目”
的启发,武学修为达到七品武皇的境界,进入了高阶武皇的战力。
当然有资格点评“天下四绝”
。
在喻景舟看来,道家终南山的长春子、青城山的萧法嗣武学修为皆在“天下四绝”
之上。
还有吐蕃十八部、大理四大家族不乏高手存在。
须知,不管是一个部落联盟,还是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武力拱卫,断然不可能维系上百年的历史。
这吐蕃和大理没有参加五年一次的华山论剑,并非没有高手存在。
实际上是遵循的韬光养晦之策。
大国与小国的国力不同。
所奉行的国策也是迥然不同。
大国有大国尊严,以耀武扬威,震慑敌人为主;小国有小国的策略,以韬光晦迹为要。
但是,当吐蕃和大理开始炫耀武力的时候。
说明这两个国家已经积蓄了足够力量。
有了席卷中原、逐鹿天下的想法。
所以,吐蕃和大理并没有参加“华山论剑”
,也是向列国表明自己并没有宏图霸业之心。
此时的神州大地。
六国并立,烽烟四起。
按照综合国力来划分,呈现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东瀚。
人数多,军事强,财政富,妥妥的第一强国。
第二梯队为南雍、西羌、北契。
南雍人数多,财政富足,但军事弱;西羌军事强,财政富足,但人数少;北契军事强,人数多,但财政不足。
第三梯队,吐蕃、大理。
人数、军事、财政皆是乏善可陈。
而此时的武学修为。
分为九阶八十一品。
分别是武卒、武尉、武校、武宗、武帅、武王、武皇、武尊、武神。
每一阶分为九品,三品以下为低阶,三至六品为中阶,而七品以上为高阶、
“天下四绝”
皆是大宗师之境,也就是武皇之境,都是中阶武皇的战力。
但是无一人达到高阶武皇的修为。
据说,玄天教教主蒋天赐是“天下四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