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饮食、衣着、习俗等,无一相同。
朝廷规定,一旦应招,至少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回家。
我听说在西域戍边的士卒,很多都是刑徒之人,难以管束。
很多人到了西域,不知所踪,连骸骨都没有留下。
没有坚强意志,活下来都难,更别说建功封侯!”
陈汤说:“儿子接受父亲的教诲!
现在我不敢说我以后一定会建功封侯。
但是,父亲让儿子读书习剑,学会了本领,不能就这样不去展示吧?好比雄鹰长大了,空留一双翅膀,不上蓝天,难道就在蓬蒿间混日子吗?”
陈中拍着陈汤的肩膀,欣慰地笑道:“阿哥!
你有这番志气,为父为你骄傲!
陈家出人头地的重担就在你的肩头上!
父亲相信你!
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肯定没有回报!
加油!”
第三天,陈汤怀揣着父亲写给富平侯张勃的信笺,踏上了奔赴长安的征途。
没有了躲避官府追捕的压力,陈汤骑着黑马,一路上走得很轻松。
他晓行夜宿,顺着官道,来到了黄河岸边的风陵渡口。
风陵渡,位于河东郡内。
是黄河以北十几个郡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
此地既是货物集散地,又是人流汇集处。
市井繁华,人员庞杂。
陈汤来到渡口时,正是午饭时节。
他见离渡口不远的岸上飘着一
个酒幌,正好腹中饥渴,于是信步朝酒店走去。
酒店是一溜土坯平房。
当街两口大锅,煮着羊肉和羊杂,热气腾腾。
紧挨大锅,有两个一人多高的炉子,这是专门烤制麦饼的地方。
古时候的麦饼制作比较粗糙。
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发明面粉。
麦饼制作工序分三步:首先将麦粒用石锥舂烂;发酵一个晚上;最后用手捏成型,贴在炉壁上烤熟。
这是一家专门卖水盆羊肉和水盆羊杂的小店。
小店生意不错。
每一张桌子上都是吃得满头大汗的食客。
陈汤将马拴在栓马柱上,又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店小二腾出了一张案几,招呼陈汤坐下。
陈汤点了一碗水盆羊杂和两个麦饼。
小二问:“公子不来一壶酒?我们家的酒,味道很不错。
您难道没听过往的客人说,‘到了风陵渡,必喝刘玉兔’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