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张卫国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
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个体经济如日中天,小商贩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河湾集的大街小巷,这对供销社的经营活动造成了巨大冲击。
供销社的优势逐渐丧失,营业额直线下降,逐渐陷入困境。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供销系统在原有企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组,成立了供销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各乡镇供销社也变成了供销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各门市部都实行了租赁承包制经营,餐饮业也不例外。
面对一街两巷十几家饭馆和个体小吃店的相继开业,卫国所在的供销社大食堂在激烈的竞争中渐渐败下阵来,急需有人承包并改变经营策略。
张卫国转正后,虽然也承担了一些其他工作,但始终没有离开原来的岗位。
他的工资和奖金是在食堂报账员报账后由单位统一发放的。
门市部实行租赁承包经营后,工资不再由单位统一发放,而是在各门市部交清租赁承包费之后,由承包人或承包合伙人根据门市部的经营状况自行发放,甚至可以不发放。
卫国所在的食堂由一家独大变成了多家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经营惨淡,职工的工资也发不下来了。
张卫国过去在食堂只是客房服务员,但大厨们并不讨厌他。
顾客稀少的时候,大厨们懒得动手,往往会抓卫国的公差,让卫国上锅去炒菜。
卫国是个老实人,谁的吩咐都听,因此人缘很好。
时间一长,他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一些炒菜的技巧。
食堂的经营状况不佳,流动资金紧张,机关的外欠账又要不回来,又不敢得罪。
大厨们已经有俩月没领工资了,心里着急,都怂恿卫国承包食堂。
卫国不敢答应,去征求岳桂贤的意见。
他认为岳桂贤遇事有主见,想从她那里讨个好主意。
岳桂贤听了卫国的话,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两位师傅都有一手好厨艺,为什么他们不承包呢?”
“他们俩也都找过我,鼓动我承包下来。
我想让他们承包,我给他们打下手,他们都说家里人多事多,手里也没有资金。”
张卫国笑着说。
岳桂贤又问:“那其他人呢?”
“其他人私下都跟我谈过,他们都说一没资金;二没有技术,害怕做不好。”
“难道你有厨艺和资金吗?”
岳桂贤反问道。
张卫国笑着说:“这几年跟俩大厨也学了几招,开锅炒菜没问题。
况且两位师傅也答应帮忙,只要有他们掌勺,生意应该没问题;至于资金,是我最担心的事,虽然手里有点积蓄,但是恐怕不够,又怕赔了。”
“哦,原来如此。”
岳桂贤听卫国说出了自己的诸多顾虑,笑着说,“男人做事要果断,最忌讳婆婆妈妈,畏首畏尾,只要是认准了的事,就不要再犹豫。”
“这事我听你的,你说我能承包,我就承包下来。”
卫国真诚地说。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岳桂贤也不再犹豫,坚定地说:“承包下来也不是不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