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冰箱厂还是增加了一条生产线。
冰箱这项产品生产搬到工业区后,就有了新的厂长和副厂长。
副厂长是大学生,厂长是地方单位的一位主任调过来的。
而像这样地方单位调到厂里来当领导的,属于很正常的情况。
而且也是有利于工厂的发展的。
像地方单位过来的,并不代表过来了就跟以前断了关系。
该有的人脉还是保持着的,多少能给工厂带来一些便利。
增加生产线,是冰箱厂厂长和分配的领导班子开会决定的。
然后上报到杜主任那边了,现在杜永康已经不在汽车厂这边了,直接到园区那边当主任了。
后勤部的张主任倒是跟罗成一样两头跑。
冰箱需求量大,主要是上面省区里做人情的购买票,每个月就要不少。
而且这年头知青时代还没来,有些背景不好的,其实钱还真不少。
一台几百块的冰箱而已,对一些有钱的人来说真不算什么。
这冰箱已经开始在南方城市销售了,像义安和苏浙地区也开始真正的有些热了。
沿海一些炎热城市,在六月就已经正式进入夏天了。
上面省里要做人情,要票,这是惯例。
就像义安城大小单位和企业,那么多自行车,这自行车票哪里来的,难道是个人跑去自行车厂讨要来的嘛,还不是分配来的。
罗成本来只想指定一些城市先售卖的,先经济好点的城市,明年再扩张点。
如果是以前义安这样的城市,肯定是不会安排货车带人去卖的。
但现在,有些城市你不去卖,并不代表人家不知道你有冰箱卖。
别的不说,哪个城市没有在修养的干部和领导呀,就算单位和企业不买,这些老领导和干部得先安排上吧。
还有一些住大院房的,房子都跟人家配了,还会差你这一台冰箱和空调。
甚至四九城那边都有人打电话来了,骂汽车厂这边没有政治觉悟。
你是想的好,四九城在北方,热起来没其他城市快。
但你得想想,其他城市都有了,四九城这个中心城市竟然还没有,而且四九城大院多,领导多,你要对老百姓销售,可以等到七月。
但是现在,立刻马上给四九城送货。
接待外宾的地方,优先摆放冰箱安装空调。
现在摊子大了,电话都直接打到冰箱厂和空调厂的,担任冰箱厂和空调厂的厂长,除了开会上报,他们是真顶不住压力。
罗成本来就不喜欢事事过问的,之前一个城市安排几百台空调和冰箱,在冰箱上面,他是感觉六百五十块一台,没多少人买的起的。
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这就跟考试得分一样,有人考试得九十八分,差两分就满分了。
跟得满分的比好像就差一点。
但在得满分的人眼里是因为总分只有一百分,而不是他只能得一百分。
就像有些人得努力攒一年的钱才能买辆自行车。
但有些人买自行车,只是因为自行车只值这样多钱,要是再贵一些,该买的话依然会买。
罗成其实是不知道历史,何况正常人在后世哪里会去查看当年冰箱上市,有多少销量呀。
在冰箱开始销售的时候,一直就是供不应求的,甚至在八六年的时候,平均一个月生产八万台,都无法满足需求。
就算八六年已经改革开放了,但那时候除了做生意的,普通人工资就算涨了,要买台冰箱也很吃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