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运输吧,依然还是生产队的人在运输,之前合作社还没弄出来的时候,每次还带生产队的会计去汽车厂结算。
后来是罗成安排的一个会计来这边合作社,结算方面才放到合作社的。
但啥活都喊生产队的人干,要他这个合作社主任有什么用。
得发展合作社自己的员工,组织个几十人,负责各种项目。
什么都要父亲罗文一个人跑腿,光杆司令嘛。
父亲一听罗成要压生产队项目的产品价格,内心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行。
特别是听到还压下去那么多,但听到这卖木托盘的钱也可以买粮,想法就不一样了。
现在八毛钱的粮食放到黑市去卖,是可以轻松翻倍卖。
这样一来,汽车厂不得倒亏呀。
但再转念一想也不对,这买托盘的钱,大队里也不敢全部用来买粮呀。
有些地方木头的钱要给林业局,托盘利润还要上交一部分给公社。
这实际价格算的好好的,要上缴的按照一块二的价格算,剩余的给大队里的,就可以按照买粮的八毛钱算了。
所以罗成的想法,父亲罗文最后还是赞同的,农民其实真的不需要怎么用钱。
主要是没票,而其他物品都这样用粮食变相压价,怎么选,农民只是淳朴不是傻。
说完合作社的事情,就开始正式说说如何帮衬大家了。
大叔罗武儿子的事情,事情不管成不成,罗强是安排进合作社了。
不过只能是临时工,去负责搬运,既然取消了生产队给汽车厂送货,就得安排人自己来。
这要是罗强的婚事成了,他对象就负责收购镇里鞋子的事情,明年粮食送过来了,就看管仓库去,这总轻松。
大姑那边的安排就跟中午说的那样,她家里人自己决定。
至于小叔,他家小孩,要么已经结婚,要么年龄还小。
但不能厚此薄彼,给小叔直接安排工作,负责以后镇里的收菜工作,或者其他都行。
另外就是他家大儿子,也给安排工作。
反正一家两个名额。
小姑她家,小孩都小,小姑其实烧菜还过的去,愿意的话,合作社就弄个食堂,小姑和小姑父去干。
至于舅舅小姨这边,亲戚多少也有点远近。
要是再一家两人,那安排进合作社的人就太多了,最多一家一个,是舅舅和小姨他们本人去上班,还是安排小孩去,随便他们。
另外就是名额目前就给这样多,大家都是比较亲的亲戚,你们要是再想照顾谁,就把自己的名额让出来,班给别人上就是。
而且就这样,罗成还要从义安城区那边招一些人过来综合一下。
比如搬运工,就可以让兵子安排点职工过来值班,最多给点补贴,让镇里再安排一个仓库,改造一下当临时宿舍。
其他出纳的会计,司机,都要安排。
但绝对不能在镇里招临时学徒工之类的,太多都是镇里的人,监管就容易出问题。
大家一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
至于舅舅小姨那边只一个名额,没一个抱怨的,这表的本来就没堂的亲,这表兄弟姐妹还能有来往,但表的下一辈,就会疏远很多。
可堂的不一样,堂的往上数个二辈三辈可能都是一个爹妈。
所谓亲不过三代,指的本来就是堂亲,表亲的话,最多就两代能有来往就不错了。
在罗成家,今天是有吃有喝招待大家,来了的,自然这晚饭是别走了。
这次可是大米饭管饱,要喝酒的有白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