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的大弟子纪登,在师父下山后,因恐金光鼎等又来烦扰,轻易不肯出门。
这日清晨起来,算计师父快要回来,便在崖前站定。
果然立了不多一会,遥望天边,有两粒黑点朝崖前飞来。
移时,朱梅携着姜越在金鞭崖前降下。
纪登连忙上前拜见。
朱梅叫姜越见过师兄,一同进了观门,朱梅命纪登将打坐并练气口诀,日夕传与姜越用功。
又到云房内取出一柄长剑赐与姜越,叫他按照剑诀练习。
姜越拜谢之后,接过宝剑一看,连头带尾,有三尺六寸长。
剑柄上有七个金星,上面刻着“金犀”
两个篆字。
手一攥剑柄,微一用力,已自铮然出匣,寒光凛凛,瘆人毛发,端的是柄好剑,心中高兴已极,从此每日跟随纪登早晚用功。
矮叟朱梅在观里住了几日,单把纪登叫过一旁,嘱咐了几句,便自下山,往成都而去。
这时成都青茹庵醉道人,自同云间仙分别后,虽然宝剑被污,却蒙云间仙将大乙钩赠他使用,比较原来宝剑还要神化。
他每日除在成都市上买醉外,便在庵中传授清风、明月二童剑术。
这日正在院中闲立,远远看见天空中一道青光飞来,定睛一看,正是云间仙带到衡山,去用千年朱灵草替自己洗炼的宝剑,心中大喜,手一抬,那宝剑业已落在手中。
仔细看时,居然返本还原,仍是以前灵物,暗暗感激云间仙的高义。
心想:“这口剑虽是自己炼就神物,并不似三仙二老他们的剑,完全用五行真气,采炼五金之精而成。
衡山相隔数千里,怎得认主归来,不爽毫厘?”
正在惊奇,忽听破空的声音,抬头看时,李铮业已驾剑光从空中降下,见了醉道人,上前拜见。
醉道人道:“李道友休得如此客气。
我们相隔不久,道友功行,竟能这样猛进,虽然白老前辈有超神入化之能,然而道友的根基禀赋,也就可想而知了。”
李铮躬身答道:“师叔休得过奖。
弟子自蒙家师收录,因自己年岁老大,深怕不能入门,心中非常恐惧。
那日随家师回到衡山,便蒙家师指示秘诀,又赐我丹药数粒。
到第七天上,家师又命我到后山最高峰红沙崖下,去采千年朱灵草。
走到崖前,忽然红雾四起,当时一阵头昏眼花,神志昏沉,堪堪卧倒。
猛想起弟子初游暮夜寺时节,遇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前辈,用土块打弟子数次,将弟子打急,随后追赶,并未追上。
那位老前辈留与弟子一个纸包,内有两粒丹药,纸包上面写着‘留备后用,百毒不侵’八个字弟子此时已是两脚麻痹,幸喜双手还能动转,连忙将那两颗丹药取出嚼碎,咽了下去,立时觉着神志清朗异常。
可是红雾依旧未消,心知那崖必非善地。
而衡山顶上一年到头,俱是白云封锁,每年只有两次云开。
如采不着药草,误了家师之命,恐受责罚,依旧在崖前寻找。
忽听崖旁洞内有小儿啼声,走向前一看,只见一个山洞,高宽各约二丈。
洞口有一个没有壳的大蝎子,长约七八尺光景,口中喷出红雾,声如儿啼。
幸喜那东西才得出壳,行动极为笨缓。
弟子服了灵丹,毒雾不侵,便用宝剑将它斩为数段。
忽见红光从那东西身后的洞中发出。
走近看时,正是一丛千年朱灵草,上面还结着七个橘子大小的果儿,鲜红夺目。
弟子便连根拔起,不敢再为迟延,急忙下山。
走到半路回头看时,业已云雾满山,稍迟一步,便无路下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