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群论、非交换几何、线性代数的理解非常深入。
而且我能确定他看过几乎所有罗伯特·史蒂芬的论文,所以你觉得呢?”
洛特·杜根口中的罗伯特·史蒂芬是一位几乎将毕生贡献给质量缺口假设问题的物理学家,当然同时也是一位极为优秀的科学家,妥妥的大佬级人物,目前在伯克利分校的后山上工作。
不过那里属于MSRI,也就是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
很多科研领域的人都没听说过这位大佬的名字,而且这位大佬的论文引用量也很低,换句话说,一般没人看。
但这并不是说这位大佬的论文质量不佳。
恰好相反,罗伯特·史蒂芬能在这个方向内有大名声,就是因为这些研究是很超前的。
但因为这个方向的论文,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所以选择不去浪费时间。
就好像李建高初见乔泽时跟他说的那样。
如果乔泽真能解决这个问题,全世界有资格审核,并能在第一时间看懂这篇论文的人不超过二十个。
这是真半点没夸张。
毕竟用到的细分化知识多了,遇到自己不懂的领域,还要去查各种定理,想要读懂的确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更别提一众物理学家甚至要比数学家更为迫切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他们用来描述微观世界的一系列理论,打造的希格斯机制,都是依赖于杨-米尔斯理论,但这个理论甚至在数学上还没能被证明。
这的确很让人着急。
丹尼尔不说话了。
他也无话可说。
果然他能想到的,人家早就想到了。
当然,这也不怪丹尼尔,毕竟这是他审核乔泽的第一篇论文。
“好吧,告诉我,你肯定已经招揽过了乔了,对吧?他要什么条件才肯来普林斯顿。”
沉默过后,丹尼尔主动问道。
“他不肯来。”
洛特·杜根答道,随后又补充道:“起码现在不肯来。”
“不不不,你一定说的是让他来当学生吧?我们可以一起说服董事会高薪聘请他来做终身教授。
只要证明这篇论文的确是他写的,那么他可以在数学院任职,当然主要工作地方应该是在高等研究院。
我可以配合他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丹尼尔极为激进的说道。
“我敢肯定这篇论文的确是他写的。
但很抱歉,我觉得高薪对他而言可能并没有太多诱惑。
你应该去了解他最初的论文,好吧,最近他发表了很多论文。
对于AI大语言模型的研究,应该让他积累了足够的财富,起码我能感觉到他对钱并不太在乎。
至于终身教授……”
洛特·杜根摇了摇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