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二十岁,王莽是五十多岁的糟老头子,追上了怎样?还不被刘秀打得满地找牙?我相信是昆阳之战结束后,刘秀逃亡河北这期间的事儿。
皇路店现在没有皇路,麦仁店似乎还有点儿僻壤野店的味道,但旁边也是铺得极好的柏油马路,比高速公路也差不到哪里去。
汽车倏然穿过这些个“故事地儿”
,钻过一片山,辛夷树渐渐多起来,皇后台到了。
这也是刘秀逃亡路过的地方,他在这儿得了病,一个姑娘侍候他,产生了感情,刘秀登极封她为皇后,接她的銮驾在进京路上,不幸坠马去世——这件事蛮前卫的,很让人想到电视剧里头一些风流天子。
但现在顾不上柔情万种浮想联翩,因为我们已经进入辛夷林腹地的边缘。
刘秀当时不知是什么毛病?反正不是感冒、鼻炎这些个。
因为我同车的刘书记,他是这里的县委书记。
但许多人都叫他“刘辛夷”
,他告诉我:“这里没有蚊子苍蝇,没有人得感冒、鼻炎,也没有人得心脏病——这树香,万邪全避。”
是的,香。
我早就嗅到了,淡淡的、清清的,很从容、柔和,很优雅的那种香味,沁入肺腑但并不强烈,渗入你的脾,沁进你的心。
听“刘辛夷”
讲:这是望春辛夷,春天没来,它先开花,白紫相陈,清丽不妖,满山都是,好看哪……我默默听着,此时的感受是“绿”
。
绿啊……翠盖一样密弥的树冠,紧紧依偎着,几乎不见一株杂树,是一色的翠,水泥路蜿蜒逶迤,两旁的山是翠暗的绿,山涧中的水是碧色的绿。
天、云、路,路旁茂密得像要流淌的草,把你团团包围进绿色的混沌世界,虽然是盛暑,我还是个胖子,皇后乡长带我去看一株千年“辛夷王”
,爬了老高的坡,我一点不觉得气闷,微汗扑凉风,连吹来的风都觉得是绿的,清香爽人。
我问:“这里的人是不是长寿?”
乡长骄傲地说:“那是当然!”
在幽静的辛夷村落里信步半日,又到农舍小店里吃午餐。
这里的风俗也怪:先吃饭,后喝酒——这其实是很卫生、营养的饮食之道,院子四周被辛夷簇拥着,院子中间是主人的传家宝,一大蓬株牡丹,据说已有一千年了。
席间乡长——看上去是个老实巴交的青年农民——告诉我:“我们这儿,娃儿们上学,星期日摘一书包辛夷蕾,门市上收购处一卖,一个星期的伙食开支全都有了。
我们乡吃辛夷饭。”
其实是南召一县都吃“辛夷饭”
。
外国人得富贵病要用辛夷,连烟草里也兑辛夷叶子,用来防癌。
除了这些用途,中国人大约还不知道南召人还爱用辛夷泡茶喝吧?南召正倾全力开发辛夷打向世界。
“刘辛夷”
一定要“请二月河老师留下墨宝”
,我想了想写:“屈子拥抱之辛夷情怀,必将造福五洲四海。”
屈原的《离骚》中是讴歌哀挽过辛夷的,他如果看到南召的辛夷,会不会给我们一个会意的微笑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