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在网上下棋,对方要悔棋,向你请求,你用鼠标按上个“也司”
(yes)。
但下了一会儿你的棋出了毛病,同样也向对方发出“悔棋”
的请求,对方却给你个“恼”
(
o)的回复,你怎么样?
我曾和一位业余三段下棋,他一开局的棋子就往中间摆,弃边角于不顾,一开头便能从棋上看出这么几个字“就是小看你,你怎么样?”
心中的气便不打一处来,然而用尽全身解数,无论飞、关、截、搭、刺、碰、枷、封……总归是不管用,一样的从头败到结束——这种棋,始终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的感觉。
我有一句座右铭,可能属于“君子不齿”
的那种话:不与太优秀的人打交道——这话从理性上讲对不对?我不知道。
但是从实际上看,与太优秀的打交道费劲,人活得太吃力了,难受。
敢说“不是”
?敢情你试试!
由此言而引申,下棋只可与“上下其手”
来玩,别和差距太大的棋人玩棋,否则不快乐。
这算“如是我闻”
罢,吾济寻常人寻常感情如斯,人心是不古了。
但古人呢?伟人呢?
恐怕不能“另当别论”
。
就我读到的历史资料,明清时期,颇有因棋成癖,心血耗尽,或亟染沉疴,或竟命丧悱恻的。
恐怕他自己,和他的家人都未必快乐。
这种情况,也许棋手本人未必痛苦,用句屈原的话,“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他高兴死了,但于社会,于他的亲人,是悲剧。
我读一本传记,陈老总喜弈;毛**也会围棋,人们和毛弈棋,很多棋手都是小心着子翼祈能下个“和棋”
(围棋旧时有和棋!
)的——为甚的呢?大凡下级与上级之间对弈,如果地位悬殊,恐怕任何时候都会有此心态的罢。
该资料还说,也有大丈夫,敢放手赢毛**的,杀得毛**“倒吮”
——也就是倒吸凉气,品尝失败滋味的样子吧。
毛**的政治敌人在他面前丧魂落魄,残鳞败甲满天下,在这样的棋手面前,他的棋子也会尸积如山。
我读《聊斋》中有说二位读书老秀才,平日温文尔雅,为争一步悔棋,撕打在棋秤下,手中握着棋子哮喘,情态令人无能忍俊。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输了棋无论如何“不高兴”
。
如是说,“快乐围棋”
是子虚乌有的事儿了?
啊,不——不是这意思的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