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离有些无奈的想道。
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进程,无异于蚍蜉撼树。
几句话就能改变人们的想法?
一套理论的出现,立刻就能得到当政者认可?
这世道可没那么简单,人也不可能那么听话,想要改变历史进程,光凭一个人一张嘴是做不到的。
王离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团体,而且,因为先知先觉的缘故,为了稳妥起见,他还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根据地,以保万无一失。
根据地不需要太大,频阳一地,足矣!
秦王政将频阳的水利工程交给他,正随了他的意。
……
兵役对于大秦人来说,是个发财的机会,没有人会抵制。
徭役却不同,这是低回报的苦役。
大秦男子每年需要服六十天的徭役,一年之中,在农闲时抽出六十天来,虽然辛苦,但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频阳一地尚没有参加兵役的男子,大多选择在秋收之后服徭役,整个频阳的成年男子不多,只有八千,这些人如今都归于王离统管。
秦王政二十二年,第一场霜降来临的时候,内史府衙和水渠工程一同开工。
王离在这些工程中,作用仍只限于画图纸和传达命令。
“两尺宽,且没有接纳水源之地的水渠,有何作用?”
李钰好奇,暂时放下了造纸府衙的工作,跑来王离这里凑热闹。
“你想知道?”
王离笑了笑。
李钰点头。
“跟我来。”
王离说。
书房中,一个由木片做成的模型摆放在地上。
模型形状如蛛网,弯弯扭扭,底下则是一张地图,根据地势,李钰判断,这应该是频阳的地图!
“这些水渠将覆盖整个频阳。”
王离指了指下方的地图,说道:“频阳附近水源不多,为了节省水力,水渠自然不能太宽、太深。”
王离抱来一个水桶,用舀子舀水,注入模型水渠之中,水流顺着渠道缓缓而行,到了关节处的储水之地,停下,逐渐将储水之地注满。
“依靠山川湖泊中的水源,想要灌溉整个频阳,工程太大,亦太麻烦,这些储水之地,亦可储存雨水,这样一来,所需要的水源将大大减少。”
王离又用一个小勺,将关节处储水之地的水舀出来,注入下方的水渠之中,水流顺着水渠继续前行……
“你看,有了这些储水之地,灌溉整个频阳易如反掌!”
“池中水怎能与杯中水想比?”
李钰一脸发蒙的看着王离:“杯中水你可以用勺子舀,池中水你一勺勺得舀到什么时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