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社会传统自古以来就认这个。
别的不说,给小食堂帮厨的人首先态度就变恭敬了。
谁没有点上进的心思啊?
都想巴结巴结“张大勺”
,把关系处好了,跟他学学这手艺。
可这老家伙还就这点可恶,根本不教!
甚至发现有人偷学,连做菜都不让人看了。
一到了该他耍手艺的时候,就把厨房里的人全轰出去!
等到领导用餐之后,才又放人进去收拾锅碗瓢盆。
给那边帮厨的人气得啊,没辙没辙的。
后来又有人传言说“张大勺”
之所以没亲没故,没儿没女,就是因为脾气臭导致的。
于是,给他帮过厨的人,都在背后里咬牙切齿骂他“老绝户”
、“活该”
。
不过即便是这样,人们还是没法不佩服他的好手艺。
因为最简单的一件事,“张大勺”
每天在小食堂做的菜,端上桌就从没有剩下过的。
就连烧个茄子,炒个白菜也是一样。
甚至有时候连盘子里的汤水都剩不下。
这一点,的的确确是大家平生仅见。
恐怕除了这老家伙之外,这世间就没任何一个厨子能做到的……
“哟,这位爷,真的这么神啊?那今儿可得见见。”
“就是,建功,这样的奇人。
要不是认识你,我们想认识都没地儿找去。
托你的福了,咱会会这位名厨。”
别说,听边建功讲到了这儿,
宁卫民和张士慧的心里都不禁浮现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尽快见见这位颇具传奇色彩颠勺大师傅。
只可惜,边建功却没他们这么好的兴致,居然有点挂上了苦相儿。
“见面容易,不是约好了嘛。
可我也得把话说前头,真没什么可见的。
说白了,就一怪脾气的倔老头子,见面不如闻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