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逃跑你都不追,单单去追韩信呢?你莫不是说谎。”
萧何对汉王说:“大王,军官是容易得到的,但是韩信这样的人才,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
大王您要是只想做一个汉中王,当然用不到韩信。
但是如果你想要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可以商量的人。”
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之下,汉王命韩信做大将,萧何建议汉王,为了体现出对韩信的重视,要挑选一个好日子,事先斋戒,然后搭起一座高塔,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
这样,韩信才得到机会做了《汉中对》,得到汉王赏识。
韩信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不是一开始得到刘邦的赏识,反而是没有在刘邦那里得到重视,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才留住韩信,所以他并不是刘邦直接欣赏之人,而是刘邦迫于无奈才登台受封大将。
这也为韩信最后死亡埋下了隐患。
2.逼迫刘邦授予齐王
汉四年,韩信降服且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汉王上书道:“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的边境与楚国交界,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局势不一定能稳定,不如让我暂时代理齐王,有利于当前的局势。”
韩信的使者送来这封信时,汉王正被楚军围困在荥阳,汉王看了书信后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里受困,等着你来救我,你却想自立为王!”
张良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给他使眼色,悄悄说:“现在形势对汉军不利,不如封他为王,让他镇守齐国,不然可能会发生战乱。”
汉王立即明白,改口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怎么能当一个代理的王呢?做一个真王岂不好?”
于是派遣张良前往,册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一开始不得刘邦的信任,又在平定四国之后不解救刘邦于危难,反而利用刘邦的困境逼迫刘邦册封他为齐王,刘邦对他的信任又大大减少。
汉五年,刘邦趁楚军疲惫,对楚军发动攻击,约韩信、彭越南下合围楚军。
韩信、彭越未如约南下,刘邦被围困在固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调动韩信、彭越的军队,刘邦听从张良计策,划陈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划睢阳以北至谷城为彭越封地,于是韩信率兵在垓下与刘邦会师。
这次和上次一样,韩信没有与刘邦按照约定好的南下,反而在刘邦划分给韩信封地时才与汉军会师,这不免让人怀疑韩信的野心,是否他要和刘邦分天下?
项羽兵败之后,刘邦突袭得了韩信的兵权,将韩信改封为楚王,这也是刘邦忌惮韩信的一种表现,后来韩信被吕雉和萧何合谋所杀,刘邦也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说明刘邦其实早就忌惮韩信,有意想要除掉他。
3.图谋叛乱惹忌惮
在《淮阴侯列传》中,韩信知道自己的才能让汉王忌惮,所以常常托病不参加朝政和侍行。
韩信在出陈仓,定三秦,平定魏、赵、燕、齐,后来又帮助刘邦击败项羽中战无不胜,无一败绩,自认为功高盖主。
在拜访樊哙时,得知高祖拜访过樊哙,大笑着出门,说:“我这辈子竟与樊哙这种人为伍。”
后来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来向韩信辞行,韩信避开左右侍从对他说:“您管辖的地区,是精兵聚集的地方,您是陛下宠爱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如果再次告发,陛下就会怀疑;如果第三次告发陛下就会亲自率兵围剿。
我在京城中给你做内应,天下您就会取得了。”
后来韩信要杀掉得罪了他的家臣,被这位家臣的弟弟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吕后与萧何谋划,将韩信引入宫中,在长乐宫的钟室里被杀掉。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
喜欢岁月如歌重生2004请大家收藏:()岁月如歌重生2004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