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矮下身,把手里的烛火燎上纸张,“忍不住想写,可又不想有朝一日我也有了墨魂后,他会受这些东西的影响。
你也得答应我,如果以后遇见了我的墨魂,别告诉他这些。”
“嗯。”
金红色的火苗几个眨眼间就将诗稿包裹,渡上了一层灰黑。
“好了。
走吧,我们一起去夜游一趟。”
王安石不言,伸手扶起了他。
寂静夜色中,他随着苏轼默默地走了一路,终于在一片平静无波的湖边停下时,苏轼率先开了口:“咱俩这么走着,倒让我想起了当年与介甫同游,他也这样沉默了一路,然后停在一棵柏树前,对着树看了许久,长叹一声道:‘无他,朝廷疑尔。
荒谬。
’”
“这个我并不知。”
“正常。
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承载于笔墨,有些话说完了就再没有了。”
苏轼笑,转过头看着他,“今天提起这个,是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大宋需要刀剑。”
他不假思索,直截了当。
苏轼半开玩笑地反驳:“武将上位,伤的可是文人的心啊。”
王安石严肃回驳:“文人风骨,武将忠魂,缺一不可。”
苏轼怔了一瞬,摇头失笑。
他与他说这些做什么,当年王安石要夺回被侵占的土地,就证明他已经想得足够清楚。
“罢了罢了,咱回去吧,不然又要被锁在门外了。”
王安石送他回去,看着他和衣躺下,眼睛在夜色下似乎又亮晶晶的了。
“介卿,要不要一起躺着,等明早我起来送你。”
“不必了,我不困。”
王安石退开一些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还有,你别老是拿子固的话来称呼我,听起来实在别扭。”
“这又不是子固独有的称呼。
再说了,你都默许我好几次了,这次也让让我呗,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占你几回便宜?”
“……为老不尊。”
“嘿嘿。”
一人一魂你一言我一语,苏轼年岁大了,不能与他聊至中宵,眼皮打了几次架,昏昏沉沉地要睡。
王安石看他困得不成样子,声音渐渐的低了,最后彻底安静下来,小心地起身,准备离开。
苏轼忽然扯了他的衣袖,声音低低的,有些迷惘:“……介甫?”
王安石垂眸看了已经迷糊了的他一眼,伸手被子上拍了拍:“子瞻,你且安心睡着,明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而苏轼在听见那声“子瞻”
后便已沉沉睡去。
王安石把袖口从他手里拽出来,悄悄地走出去,关上门走了。
建国靖中元年八月末,诗人苏轼与世长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