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位于瑞莱斯大厦正对面的是一幢采用实心砌块材质建构的大楼,它象征着国家大道早期的另一项主要用途。
从一开始,这里就是城市主要的购物街,而这座大楼就曾是巨大的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的一部分。
这家百货公司自19世纪中叶开始的发迹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芝加哥商业简史。
它的雏形是波特·帕尔默于1852年在国家大道上开设的一家纺织品商店。
之后商人帕尔默成为推动国家大道建设的房地产商,再后来他又变身为艺术品收藏家。
1865年,帕尔默与两位芝加哥店主——马歇尔·菲尔德与李维·Z.莱特开始了合作,可在数年后他便卖掉了自己的股份。
由此,这个不断壮大的商店更名为菲尔德莱特公司。
商店虽然在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中被付之一炬,但这对魄力非凡的菲尔德与莱特来说却不足挂齿。
凭借胆识与果敢,他们竭尽所能保全了大量库存,在大火发生后的几周内就重整旗鼓,在新址重新开业了。
1873年,生意越来越兴隆的商店重回国家大道。
1881年,菲尔德买断了莱特的股份,成立了马歇尔·菲尔德公司。
在菲尔德的监督之下,公司的批发与零售业绩蒸蒸日上,最终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百货商店之一。
菲尔德想把购物变成一种愉悦的体验,让顾客在商场建筑优美的环境中自由浏览商品,丝毫不用承受非买不可的压力。
此外,菲尔德还创造出一种全世界竞相效仿的零售模式。
为菲尔德效力25年的哈里·G.塞尔福里奇,从批发部的货物管理员一步一步晋升至公司的初级合伙人,并于1908年在伦敦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
这栋建筑是坐落于伦敦西区的美式销售的最佳典范,其构造设计理所当然地出自丹尼尔·H.伯纳姆之手。
因为当初正是.伯纳姆公司负责设计了现存于国家大道上的马歇尔·菲尔德旗舰店,即使这家商店如今已被梅西百货收购。
事实上,从建筑学角度,尤其是以瑞莱斯大厦为背景进行讨论时,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现存的百货公司是个复杂的结合体,建造于1892—1914年,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892年,由时任.伯纳姆公司首席设计师的查尔斯·阿特伍德操刀,并于次年8月完工开业。
在这之前,阿特伍德刚刚受命于伯纳姆,接过约翰·路特手中的接力棒,完成了瑞莱斯大厦的设计建造。
路特于1890年开始了瑞莱斯大厦的设计工作,但不幸于1891年1月去世,留下了这项未竟之业。
然而,尽管瑞莱斯大厦因其简洁实用的建筑风格——包括惊人的玻璃幕墙与小部分白色带釉陶板——而在建筑史上极具开拓意义,但阿特伍德在几乎同一时期设计的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整体却是传统主义风格。
正如阿特伍德接下来(同样是应伯纳姆要求)为哥伦布纪念博览会设计的大楼一样。
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的建筑细节古风尽显,钢铁框架外包花岗岩的设计表明这是一座传统的砌体结构建筑。
19世纪90年代初,芝加哥在艺术领域享有非凡卓越的地位,新旧建筑世界共存于此,这座城市在巨变的边缘摇摇欲坠。
在瑞莱斯大厦南侧的街区中矗立着路易斯·沙利文设计的最后一座重要建筑物。
这位建筑师在19世纪**十年代的芝加哥,乃至在全美建筑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座建筑最初于1899年计划作为施莱辛格迈耶百货公司的零售商店,后于1904年被改造为卡森皮雷斯科特连锁百货公司的旗舰店大楼。
1901年,在瑞莱斯大厦的施工进度还未过半的时候,这家百货公司已入驻了它的底层,成为这座大厦的首位租户。
这座由沙利文设计、后来被称为沙利文中心的建筑,在他困境重重的晚年终于完工。
虽然后来它又经历了改建、扩建,但仍凸显出了沙利文早期划时代的建筑才能。
他在1896年提出,建筑应模仿自然的样式,或是人们所观察到的自然的样式,应该做到“形式永远追随功能”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