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去过应天府?”
曾巩和王安石同时摇了摇头:“不曾去过。”
“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苏洵朝曾巩和王安石发出邀请。
“我就不去了,日后有机会再与你们一起去。”
曾巩的家里并不富裕,出门远行要花费不少钱,他没有这么多钱。
再者,他还有弟弟妹妹照顾。
“我也不去了。”
王安石对去应天府游玩没什么兴趣。
宋长河跟苏洵也不勉强他们,转移话题说起别的事情。
“对了,子固兄,我和明仁写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帮忙转交给你的先生欧阳公。”
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
欧阳修此时不在汴京,苏洵他们只好请曾巩把他们写的文章转交给欧阳修。
“请欧阳公点评。”
“没问题,我会寄给先生。”
曾巩乐意把有才学的人介绍给他的先生。
他之前就把王安石介绍给欧阳修,让王安石也成为了欧阳修的学生。
“子固兄,麻烦了。”
“明仁兄,客气了。”
虽然和宋长河他们认识的时间很短,但是曾巩很欣赏他们二人,“你们的文章,我想先生一定会喜欢。”
先生最喜欢有才气的年轻学子。
“承子固兄吉言了。”
四人又聊起欧阳修。
他们都非常敬佩欧阳公的学问和人品。
又聊到半夜,宋长河跟苏洵这才离开。
临走前,四人约好明日一起前往大相国寺的集市,看看能不能再次捡到“宝贝”
。
次日一早,四人用完早饭,便前去大相国寺的集市。
在大相国寺的集市,四人都买想到自己喜欢或者想要的东西。
又过了几日,苏洵和宋长河向曾巩和王安石道别,离开了汴京,前往应天府。
离开汴京前,苏洵跟宋长河又寄了信和一些东西回去。
曾巩和王安石也写了信给宋嘉树和小苏轼,也给这两个小侄子买了点东西。
远在眉州的宋嘉树眼巴巴地等着他爹的回信。
准确来说,是在等曾巩和王安石的回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