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重的那一面肯定是朝桌子朝下的。
这样一种作弊方法,是很巧妙,但是要做到毫无痕迹不被人看穿,实在是少。
世人已经学精明了,这样的骗术可骗不过去啊。”
“让开让开,听唱戏了!”
后面七八人抬的高台上,站了一个人在咿咿呀呀地唱着,因为是走动随着前面的社火而行的,所以一大堆相看唱戏的,就跟着跑起来。
杨师兄就抱起了张昭华,往后退了几步,待人流过去之后,张昭华道:“她们唱的是什么?”
只因这唱腔十分奇怪,上辈子听过京剧越剧黄梅戏昆曲的张昭华都没听过这样只是一个人清唱的唱法,只用拍板,后面和声的时候才用琵琶和箫。
“这是清音,”
杨师兄道:“就是清唱,你约摸是没听过的,这是从九江那里来的戏班子。”
“这个听起来实在有点古怪,”
端哥儿道:“咱们看后面的五花爨弄吧,还是北曲听着有金石之音!”
这下张昭华更搞不明白了,听着好似这个时代的戏曲方面,要分一个南北地域的差别。
端哥儿的眼睛一直盯着她,看她小脸上难得露出了大惑不解的神色,便忍不住笑了起来,也就细细跟她细细将来,说北曲就是前朝金、元时期流行的北方杂剧,又分为剧曲和散曲两种形式。
剧曲是一折戏,是通过舞台演出的形式进行说唱;而散曲则是清唱的单乐章小令。
但两者都融合了北方民族曲调,慷慨激昂,劲切雄浑,其中以元朝关汉卿流传至今的《单刀会》和《窦娥冤》为代表。
“窦娥冤,”
听到熟悉的名词,张昭华激动起来,道:“这个我知道,今晚上有演吗?”
“不让演,”
杨师兄用手轻轻捂了一下她的嘴巴,道:“皇帝不许装扮历代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现在京都那边管得严,不过地方上有偷偷演的,毕竟大明律里面没有这样的条目处罚什么的,若是日后下了条例,那就真的看不到了。”
“哦,”
张昭华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南戏是什么,都是方才那样清唱的么?”
“南戏当然是南方兴起的,”
杨师兄娓娓道来:“北方的叫北曲杂剧,南方的就是南曲戏文。”
南戏兴起于宋朝末年,是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戏剧表现形式,流传到明朝有多重称谓,如:传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等。
是用南方方言演唱,用律宽松,轻柔婉转,与北曲弦乐不同的是,南戏喜用管乐,适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
南戏较为著名的曲目有《琵琶记》,《荆钗记》等。
“今晚上会唱《琵琶记》,”
杨师兄道:“琵琶记就是《伯喈》,里头的主人公就是蔡伯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