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动我兄弟,不把你九族扬了,真以为太子朱标没有脾气?
“好了,我这不是没事吗?”
“你找我,应该还有别的事吧?”
萧寒呵呵笑着摇了摇头。
“嗯。”
“朱标点了点头,再过几天,就要殿试了,关于那些靠着大明政治纲要、大明律、大明农学要术出彩的人,我还没想好考什么题。”
“毕竟,我对这三本书的掌握程度,还不算特别高,想来问问你这个原作者的意见。”
朱标对着萧寒开口问道。
“这个…”
听着朱标的问题,萧寒也是微微一滞。
这件事,他还真没想过。
咱就是说,知识点不都写的挺挺详细了吗?看着考呗。
就算你考稻草人代表什么,那还不是你这个出题人觉得应该是什么,原作者也得跟着说什么?
“这样吧,我明天动手,选一些知识点,给你出三套题,你从上面挑着问。”
萧寒略微寻思了一下,开口说道。
“这个好。”
“记得把答案写的清楚一点,别让我这个主考官到时候背错了。”
朱标呵呵笑着道。
“你就照着念呗。”
萧寒瞥了朱标一眼。
“那怎么行?”
“照着念显得我这个太子多没水平?”
朱标当即否决了萧寒的说法。
“行吧,随你。”
“还有事吗?”
“这一路走来,我也有些疲惫,没事准备休息了。”
萧寒摇了摇头道。
“还有一件事。”
“这一次,大明农学要术途径上来了六个平民百姓家的子弟,他们跟其他正常世家豪强和富商子弟不同,他们没参加过秋闱,你说到时候,我给他们安排个什么官职合适?”
朱标微微有些犹豫地问道,此事他也想过,但是却一直拿不定主意。
按理说,没有参与过秋闱,能直接参加春闱已经算是破例了。
若是还能直接放到州府一级的官职,必然会导致其他官员心下不满。
但是如果刚到县一级的官员,则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顶住偌大压力却只弄出了六个县级别的平民官员,朱标又怎么可能甘心?
“此事易也。”
“最近,应天府附近的州府不是都在进行收粮放钞的交易市场建造吗?”
“我们之前不是决定,将粮库作为一个独立衙门吗?不如现在就直接实施,叫做储粮司。”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就把他们放到粮库那边,让他们做州府一级的粮库衙门的副官,主要负责对收上来的粮食根据不同品质进行分类入库,以及评价给钞。”
“如此,他们是州府一级的官员,并且还能专业对口,最重要的是,粮库的储粮司衙门是我们新设立的衙门,那些其他官员哪怕心下不满,但是并没有挤占他们的利益也没法说什么,而且这件事,让这些靠着大明农学要术上台的官员来做,确实也是比他们那些读圣贤书的合适。”
萧寒不假思索,开口说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