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离去,姜右缓缓走了过来,对着萧寒说道。
为了防止造纸产业链那边出乱子,萧寒安排了姜右带着自己的人手,看着那边。
“哦?是吗?”
“看来这些商人还是不死心啊,妄图想要以他们的财力,把咱的造纸产能全都接住,继续维持高价吗?”
“呵呵,接的住吗?”
“姜右,告诉造纸厂那边,他们下的单子,照单全收,全力生产,甚至印刷厂那边的都可以少印一些书,就看看,他们能接下多少。”
萧寒双眼眯了眯。
造纸产业链那边,可是一大排生产线在共同运作,几个商人就算再有钱,也绝对撑不住的。
把财产全都用来吞萧寒这边的产能,萧寒看他们是全都想要转行做运输大队。
毕竟,萧寒的造纸产业链产能对于应天府一带的需求,那是绝对产能溢出的。
“遵命!”
姜右应声,缓缓退下。
送走了姜右,萧寒终于得了空闲,开启自己的创作大业。
萧寒本来是准备把土高炉捣鼓出来进行大规模建设,增加大明的钢铁产量的。
毕竟,这玩意也没什么大技术含量,重要的原料,铁矿、煤矿和木炭,大明都不缺。
不过,既然决定了先写大明经济学,这件事萧寒也就只能先放下了。
没办法,虽然土高炉萧寒知道怎么弄,但是一个最大的现实是,大明没那么多可以进行操作的工人。
大明工业要术不出来,大明直接拉流民上去,这样的质量肯定是不行的。
别看听上去,一顿填料卸货,感觉就跟进厂打螺丝一样,不需要什么智商。
但那是因为后世教育普及程度高,人才资源过剩,所以才会有这种谁都能干的感觉,若是真直接把大明这些没什么经验的老农放进去,三天两头怕是就得来一场爆炸艺术。
坤宁宫。
“风雪那小子怎么说的?”
朱元璋对着朱标问道。
“爹,风雪同样认为咱大明可以对那些蹙尔小国进行警告和敲打,但不适合直接开战。”
朱标对着朱元璋道。
“哼!”
“北元抓不住,这些小国还不能直接灭,真是让咱心烦。”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颇为不爽。
“爹。”
“风雪的战略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了吗?”
“既然咱能赚钱还能把地打下来,为啥非得劳民伤财呢?”
朱标对着朱元璋劝道。
“咱知道。”
“要不是你们两个小兔崽子说的确实对,你以为咱会在这里废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