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是少年心性,坐了一会儿便有些不耐烦,再看赵佶仍是气定神闲的摇着扇子,就像是杂剧里演的诸葛孔明。
“小的真是不懂,区区一个商人之女,公子要见便宣来见了,何必这样低声下气。”
张迪有些愤愤不平,但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心里的不满:“公子衣着华贵,坐在这么一个脚店门口,未免太过不伦不类。
寻常百姓也还罢了,若是朝廷大臣或是皇亲贵胄见了呢?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你懂什么。”
赵佶瞥了他一眼,说道:“米芾来见我时,不跪不拜,上次还诓去了一块我最珍爱的砚台。
呵呵,朝中多有议论,但他们不知,对于这种有旷世之才的人,绝不该以俗礼约束,不然也就和光同尘,变得庸俗了。
依我见,莫云潇之才不在米芾之下,更应谨慎才是。”
“只怕公子谨慎,日后若娶进了门去,更纵得她无法无天了。”
张迪说着。
赵佶呵呵一笑,说:“你之前不是说商人之女不能进宫门吗?如今又要反口?”
“我……”
张迪仍旧反对莫云潇进宫,但见这些日子来赵佶对她朝思暮想,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便也只得由他,于是说:“娶谁不娶谁,都是公子的一句话,小的哪敢插言?”
“哈哈,你呀你,就是嘴硬。”
他说完之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似乎对自己和莫云潇的前路充满了隐忧。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高高升起,到了寅末午初的时分,阳光渐渐温暖,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有推着车卖水果的,有挑着担子卖跌打药的,夏天大行其道的冰乳酪、冰引子也有零星的叫卖声。
除了沿街小贩,还有巡逻的兵丁、开封府、大理寺的衙役们走了过去。
街上男的女的彼此穿梭,有三尺童子来回奔跑嬉戏,也有肉铺老板与隔壁小娘子的调笑,总之是市井繁华,尽揽无余。
赵佶饶有兴致的看着这街市,说道:“比起宫里来,这儿倒是热闹繁华了许多。”
张迪嘿嘿一笑,说:“大内虽好,但碍于礼法,不能饱览天下奇趣。
这天底下最好玩的、最有趣的莫过于市井之间了。
若公子有兴致,改日小的来引路,咱们到镇安坊一游,那里的美人姿色比起莫云潇来也是不遑多让。”
赵佶将面色一端,一双严厉的眸子向张迪投来狠厉的光来。
张迪浑身汗毛到竖,自知失言,也不敢说话了。
赵佶望着街上的行人,殊不知行人也在望着他。
他穿着一身华贵的衣裳,带着一个白净的仆从,必定是富贵人家的公子。
可这位富贵人家的公子偏偏坐在一家脚店的门口,既不进去也不离开,究竟是何道理,也颇引人遐想。
赵佶倒也不在乎他们的目光,就这样静静的坐着,不知不觉已过了大半个时辰。
云溪哼着叫卖的调子出了门来,她却大吃一惊,眼前正坐着两个男子直直的望着自己,定睛一看,这两个人便是赵佶和他的内侍。
这一惊可非同小可,云溪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慌忙向内里招手,说:“女兄!
女兄!
你快来!”
“什么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