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传召时众人尚在观望,而太后传召,登时全京轰动。
一时游府风头大盛,礼物堆满整个门房。
拇指宽的西珠、金花连绵的屏风、玉石为芯的攒花、南雁之翎……种种礼物,俗的雅的平价的奢贵的,不一而足。
侍女们原本都抱着养老的心思,眼下聊起那些礼物,眼睛却都不免发亮,连动作都利索两分。
到了入宫拜见的关头,祖母站在侯府大门前殷切牵手,衷心嘱托。
金簪一一答应。
如此过了小一刻钟,祖母才松手,神情复杂地看着逐渐长开的孙女儿。
孙女儿在逐渐脱离她既定的规划,驾驶着马车朝着未知的悬崖冲去。
大概是会粉身碎骨的。
她只能亲自露面,做出一副姿态,有一个诰命老太太在她身后,她不是任人揉搓的小透明。
她是对太后又畏又敬,但相比于游府荣光的沉寂,太后又算得上是什么呢?
“去吧。”
金簪也生出一些离别伤感。
她也依稀分辨得出祖母对太后又畏又敬的情绪,于是她送到门口的力量,就更令人感念。
直到坐上接她入宫的鸾车,金簪才努力平定心神,思索前路。
太后找她,是为了什么?
……是要她当女官吗?不太可能。
从周朝的社会公义来讲,守孝三年不得为官,除非周朝真的离你不得,圣上夺情,强逼做官,这才能继续在官位上待着。
但很难讲太后会不会不循常理。
她也在丈夫的丧期,开宴游园却毫无顾忌,甚至还一张懿旨把京城里在孝期的不在孝期的都拉去与她作客。
金簪一个现代人穿过来玩游戏的,看着都不免咂舌。
……这场面她真没见过。
进宫时,门口还有个小轿子在等她。
同样在等她的还有个“直接坐轿子过来,不要在路上走晒太阳”
的懿旨。
金簪领旨上轿,一路到永福宫门前。
站在宫门前,拉帘子的宫女小声和一旁守门的宫女嘀咕,“她来得不巧,小郑公子还在里头聊着呢。”
守门宫女神神秘秘地,小声嘀咕:“这可说不好呢!”
她们还要再说两句,出来迎客的姑姑瞪了她们一眼,才笑转神色,请她进去。
入内,先是被清雅的水果香熏陶,而后才见着太后一身明红色的垂质衣裳,袅娜而随性。
太后并未刻意凹出值得为诗词传颂的柳姿桃颜,但金簪乍看一眼也几乎晃神。
大抵是天生,又或者此番姿态已经被太后娘娘刻入本能。
宫女口中的“小郑公子”
并没见着,金簪余光一扫,见得屏风后的隐约黑影。
心中暗暗有些计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