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七点文学>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 第87章天人三策(第2页)

第87章天人三策(第2页)

无非是想登上朝堂,指点谋划,试上一试。

更何况,金碧辉煌的朝堂和威仪尊贵的朝服本身就是一种诱惑呢!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清贫的孟郊不也在登科后一洗颓废,神采飞扬吗?可见这是一个千古文人共有的梦。

仲舒在等,等待机会。

“玉在匣中求善价,钗在奁里待时飞”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武帝下诏,令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行政长官推举人才,“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然后聚之京城,与天子面对面的交流。

一时间,蛰伏民间的精英人才鲤鱼争跃龙门般涌了出来。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早已得享大名的董仲舒。

董仲舒没有与武帝当面探讨,他的手段是上书对策。

仲舒并非形而下的“器材”

或匠人,而是形而上的哲学家。

武帝雄才大略,所求亦非一时一地的权谋术数,而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道,所以他对仲舒的想法非常感兴趣,故而连续下诏向仲舒问了三次,仲舒也连续地上书,做了三次解答,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

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在“天人三策”

里,董仲舒引用并发挥了《春秋》,将自然界的灾异变化和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认为如果人君有道,治国有方,那么就会天降祥瑞;反之,如果人君纵情享乐,不顾百姓死活,那么就会爆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这时候,上天还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天子”

,所以这些自然灾害只能算是一种警告,可是如果人君还是不知悔改,那么灾害就会越来越多,直至国破家亡,宗庙毁坏。

可以看出,仲舒的儒学不但与孔子不同,与相对较近的孟子相比也大大不同。

他的学问里似乎融入了稷下学宫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阴阳感应学说。

当然,董仲舒学问的主体还是儒学,他提出“天人交感”

渲染灾异变化,主要是为了约束至高无上的皇帝,因为经过了秦朝的二世而亡,汉初的有志之士已经看出了过分集权的危害,因此被秦始皇废止的分封制又开始在高祖刘邦手下复活。

那么,如何做才是有道呢——这才是董仲舒的重点——当然是兴儒学,不光是兴,而且要定儒学为一尊。

其他百家杂说在董仲舒眼里都是胡说八道、惑人耳目的,所以要“悉罢之”

但他似乎忘了,自己的儒学不是“纯正”

的儒学。

这世间有“纯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站地址:https://www.qidwx.com
最新小说:狐妖我的老婆重生了怎么办草根修仙排行榜玉女黄瓜的种植方法我的直播通古代 古人全麻了开局就送五个兽夫TXT洪荒星辰道笔趣趣老婆想吃自己怎么办夫人又在打你脸狐妖妻子有点凶序列为零讲的是什么饮水机怎么清洗破晓月季优缺点关于沈医生出笼记精校版半岛朿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