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死了。
项羽并没有声张,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彭城。
对于项羽而言,熊心是个没用的废物。
其实,对于刚刚起兵反秦的项氏家族而言,熊心曾是一把保护伞,是一面聚将旗。
有熊心坐在楚王的位子上,才使得项梁、项羽能够顺利地招兵买马,得到楚人的拥护。
其实,项氏与熊心之间,不存在谁对谁有恩、谁对谁负义的问题,而是彼此利用的关系。
无论对其中哪一方而言,另一方都既是战友又是敌人。
当秦国这个第一目标消失后,项羽和熊心就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显然,熊心并不具备反戈一击的实力。
对于楚后怀王熊心,历史上有很高的评价。
宋朝大文人苏轼在《论范增》一文中就曾称赞说:“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
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
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
不贤而能如是乎?”
虽然被选出来做傀儡,但是聪明的熊心显然发现了自己的处境极为危险。
在项梁掌权期间,没有机会反击的熊心非常能忍,没有轻举妄动。
项梁刚死,熊心就抓住这个机会出击,迅速剥夺了项羽以及吕臣的兵权,又拉拢吕氏,用吕青、吕臣父子为重臣,制衡项氏势力。
同时,他提拔对项氏不满而且没有根基的宋义为上将军,又让刘邦独领砀郡兵卒,以进一步打压项羽。
这些充分证明熊心胸中有城府,行事很果断。
在接下来的反攻秦国行动中,怀王熊心也坚决不给项羽机会,让刘邦负责西进咸阳,让宋义带着项羽在安阳吸引秦军主力,拒绝了项羽“愿与沛公西入关”
的请求。
虽然史书记述不多,但仅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熊心是一个头脑清醒、善于决断的人。
但是,熊心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错用宋义。
宋义显然是一个眼高手低、纸上谈兵之辈,不堪大用。
熊心却被宋义的名声和口才蒙蔽,拜其为将。
结果,项羽斩杀自以为是的宋义,又漂亮地打赢了巨鹿之战。
兵权落到到项羽手中,熊心再度成为傀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