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场队也需要他们传授经验。
甚至连这些兀者的寨子都干脆迁到了临近的地方,包括其他兀者寨子也跑来交换,一时间到处都是皆大欢喜的融洽氛围……
主要是不能抢。
如果能抢他们肯定不会这样了。
但既然是杨丰的产业,那是无论如何不敢的,既然不能抢,那当然要融洽交换了。
杨丰一直到九月初,才离开垦荒地前往奚关城,他依然是和张定边同行,后者到这里后就把朱元章的圣旨抛到一边,他的确是要去鲸海卫主持永宁寺,但一则永宁寺还没修,二则负责管这件事的是朱植,朱植根本就不管他,辽王殿下一直就和杨丰在忙垦荒。
准确说是学习。
这种从无到有建立一切的能力可是极其宝贵。
他连自己真正的本职工作都抛到了一边。
他是接替朱棣坐镇会宁城,镇抚会宁都指挥使司所属那些部落的。
但是……
杨丰在此,哪个不知死活的敢搞事情?
完全不需要管。
他们三人到达会宁后,朱植留下而杨丰二人继续乘船向下游,在牡丹江口上岸,这里已经修建了卫城,而且不是羁縻卫,而是像东宁卫这些一样,一个汉人千户,配多个兀者千户的卫,名字叫五国卫。
当初杨丰给起的。
纪念一下成了魔的宋徽宗父子。
很显然朱元章本人对他的恶趣味也非常欣赏,然后真的起名五国卫。
上岸后就是沿着牡丹江一直到奚关城了,这一路都是羁縻卫,但这些羁縻卫都必须维护驿道。
这一点很重要。
朱元章对这些羁縻的部落,要求就是他们必须维护驿道。
包括云贵那些土司。
不过羁縻卫属于军户性质,所以他们不用交税,只是定期纳贡,土司是要交税的,明朝土司都交税,包税制,每年总共交多少,明末土司不交税纯粹是没本事收。
但税是有的,就是地方官不敢去找土司收,这时候可是老老实实交税,不但交税,而且各种贡献也少不了。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朱棣在管理这些家伙方面很有能力。
仅仅也就两年。
大明的统治就已经具体化。
甚至已经有了三条驿道,从开原到吉林城到会宁再到鲸海卫,从五国卫到龙泉府,从吉林城到清津,三条驿道串联一大堆羁縻卫。
真正实现统治。
各部落无不尊奉燕王。
然而他在完成这些后,却紧接着被朱元章踢到海边,等着再去征讨倭国,而他建立的一切,则都留给了他十五弟,不得不说这工具人的感觉的确很郁闷,可怜朱棣这时候一定在仰天长叹……
爸爸你不爱我了吗?
初冬。
奚关城。
或者说大明龙泉府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