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老先生应当要好好整顿下北洋了。
我还听说皇上最近可是赚了不少银子呀。”
光绪不明所以的话到是让李鸿章明白了。
光绪的意思就是你李鸿章需要对淮军进行整顿,水师也要补足弹药。
而光绪也有财力可以支持。
“难道我北洋在少爷眼中就如此不堪。”
张佩纶是有些生气,北洋早已自成体系成为能左右朝政的一股力量。
李鸿章也没想到,原本一心拉拢北洋的光绪原来对北洋竟是如此看法。
“不是不堪,而是厉害。
北洋表面看似不堪一击……抱歉,请原谅晚生我实话实说。
北洋之所以如此到不是先生能力不行,而是受多方制肘无力发展而已。
但北洋建有讲武学堂、水师学堂等一批培养后备人才的地方,这些地方在将来可以为北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才是北洋真正历害的地方。
因此我认为皇上也是受先生之启发,创办京师大学堂和新军军校。
以仿效北洋之模式,期望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动力。
如先生不受制肘,先生之成就必当超过曾、左等人。”
光绪想了想,决定也借着身份未点明之际,将自己的想法和李鸿章谈一谈。
甲午就凭新军那两万人,光绪实在是没把握:“晚生斗胆问一句,老先生可想过将北洋模式在全国推广?”
光绪的话让李鸿章不知该如何回话,心中也是波涛汹涌。
北洋自成体系早已是天下皆之,所以太后才多方制肘以防北洋独大终至地方号令中央之局面出现。
李鸿章也明白,北洋之所以强大也就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各方人才加入。
而皇上这一点就点到人才这个北洋的死穴上。
回想起皇上先将武备学堂调走,再将林联辉、林启兆、唐绍仪等人纷纷调入朝中……李鸿章满头大汗。
可若说皇上是为收北洋的权,可皇上的其它做法却又是在加强北洋。
且不说皇上没有因天津事件对李鸿章或是李经方有任何责罚,还让他全权处理此事。
更是为北洋添购巨舰两艘,而且还不断拿出银子来补贴。
为北洋修建铁路公路,铺设电话电报线路,组建新的兵工厂和改善江南制造局,为北洋建学校……太多了,这皇上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李鸿章百思不得其解,他狠狠的把手上的面皮卷咬了一口。
到是一旁一直坐着干听的四女们小声的议论起来。
光绪没有追问李鸿章,饶有兴趣听四女们议论纷纷。
黄琳说:“美国本是一个移民国家,仅用百年其财富发展之快,就是英法等国也眼红的很。
其根本就是美国及其重视教育,每年无数学子毕业。
百年来,源源不断的加入各行各业以为助力终成今曰之局面,我到觉得北洋这样做法应该更合适当今国人。”
安茜说道:“美国这些不过学习英国之教育之法。
现在我大清也在学习,只是连皇上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容校长想十年就要大有成就,怕是很难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