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子也参加这样的活动。
大臣们也会带着自家的孩子参加,虽然捣蛋多过于帮忙,但李明一直坚持带着他们参加,作为帝国的未来也必需熟悉。
今年也不例外。
皇家文学院名下有很多土地,很大一部分都是朝廷拨划过来的官地,当然“侵占”
皇室土地也不在少数。
没错,就是“侵占”
,李明坚持这么认为的。
李明对于皇家文学院使用皇室土地,却不上交任何收益的行为很是恼火。
农民在地里打了粮食都得按章交税,凭什么文学院借老子的地种出的粮食一粒也不上交内务府?
才到麦场,大臣学子们都已经到了,见皇帝驾临于是纷纷上前请安。
李明也笑着一一回应,唯独经过辜鸿铭身边时,面对拱手请安的辜鸿铭李明眼睛一白头一昂看都不看他一眼。
辜鸿铭无所谓的哈哈大笑,大臣们也若无其事各忙各的事。
所有人都习惯了,自从辜鸿铭当了院长之后每次春耕种夏收这就是必然会上演的一幕。
这块地还是在京师大学堂时期,是容闳校长为响应皇上的实验田和自耕自足的要求从皇帝手里借过去土地,后来随着大学堂各学科展尤其是农牧业实验的需要,从皇帝手里借走的土地就越来越多,光是京郊一带就借走了近五千亩地。
以前是内务府穷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补贴大学堂,自然也不去要什么收益。
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钢笔、电风扇、电暖器、煤炉等民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大面积的销售,在创造出一批富人外,作为研发投入方的大学堂是有收益分成的。
但作为教育最大投资人的皇帝,不仅没有看到收益还要继续补贴大学堂,这就很恼火了。
于是在辜鸿铭出任校长后,皇帝就立刻召见辜鸿铭商谈收益分成的事,不想被辜鸿铭坚决拒绝。
于是李明为了保证自己的正当利益,以皇帝身份在朝会上正式召见辜鸿铭,不想辜鸿铭摆出春秋大义,指责皇帝与民争利,身为天家连米粒大的财富也不放过,让中华帝国蒙羞。
辜鸿铭是什么人呀,人家可是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
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呀。
跟这样的人打嘴仗那可不是得百战百输。
辜鸿铭见皇帝无言以对似乎还不过瘾。
就在朝会当场竟然要求皇帝将当年的大学堂经费如数拨付,然后“顺便”
说了句:请皇上将这五千亩地的地契尽快送到大学堂。
以体现吾皇之心胸。
气的李明当场拂袖而去。
辜鸿铭在国内外都是知名学者,国内外都给予了他足够的尊重。
然而他却在朝会上场顶撞当今皇上,却着实吓了大臣们一身汗,皇上可不是什么心胸开阔之主呀。
就在众大臣还在劝辜鸿铭去给皇上道歉之时,皇上却下令内务府将拖欠的大学堂经费如数拨付,之后还下了一道旨意:叱令朝臣,政治不得干预教育,必需坚定教授治校的原则,并着为永例。
事情到了这一步。
大臣们才反应过来,这跟本就是一场政治表演,是做给各地官场们看的。
因为近些年地方政府越来越多的内定校长事件,使得文人与官员们冲突越发激烈。
在这个事件上,官员也是为皇上考虑,必竟官员们要求在课本上更多的宣传皇上的英明神武。
而文人们却是为国家长远发展考虑,过多的政治干预必然会产生意识冲突。
所以哪边都不好处份,但经过这么一着后,政府和学校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
既然是政治表演。
那就没什么关系,只是皇上也没有把地契送过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