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在场的李鸿章脸色发白。
这次皇上视察北洋,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抱怨。
皇上对他的信任及依赖将会随着这次视察如水东流。
“不能取消官督。”
光绪没有想到第一个反对的竟会是林启兆。
“皇上,江南制造局不同于一般工厂,这可牵连着许多官员,一但皇上强行推行商办,这此官员可就与皇上离心离德了。
这样一来,以后皇上在江南推行新政必然阻碍重重。”
林启兆说的没错,但总要做点什么吧:“还有什么看法,都说说看。
这种局面必须要有改观。”
从改变到改观,光绪已经调低了期望。
“……”
“没人说吗?难道没有一点办法吗?李鸿章,你作为直接的最高管理层,你说说看。”
李鸿章想起皇上每次召见他时总是推心至腹,这次皇上视察的结果却是如此。
这时的李鸿章想的是皇上对他的信任和倚重还有多少,而不是如何改善江南制造局的办法。
皇上这一问起,竟不知如何做答,结结巴巴的说:“臣……臣……”
然后重重的叹了口气。
“嗨。”
看到这,光绪也没了办法。
本来这就不是他的强项,只能幽幽说道:“作为大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江南制造局搞到今天这个局面。
如果强说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光绪缓缓的坐了下来:“朕知道李大人也是用了心的。
就拿这回扣问题来说,李大人虽然专门出台规定:所有采购都要经总办以及采买、支应、会计三个有关部门共同签字才能生效。
可惜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李大人此举也是见效甚微。
中华自古来,就有官商勾结一说。
似乎也只有如此才能做的大,也能赚到钱。
一时间,到还真没办法。
光绪在想后世中国也是如此,但总有些办法吧。
只是一时还没想到。
口中依然缓缓说道:“其实就大局来看,江南制造局办的还是不错的。
第一艘铁甲军舰、第一门钢炮、第一支后装线膛步枪,这些超脱了冷兵器痕迹的近代意义上的御侮之器都出自江南之手。
从林明敦式后装线膛枪,到德国的新毛瑟枪;从强装线膛炮,到后装线膛阿姆斯特郎炮,江南无不在仿制中很快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但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江南创立之初‘曰省月试,不决效于旦夕,增高继长,尤有望于方来’的理想的。
江南机器制造局除了机械的制造之外,还另附设有广方言馆、翻译馆,用以介绍西方知识;特别是工艺学堂,培养自己的科技产业人才,这点是朕最为满意的地方。
我们可以向西方列强们去学习,可必竟能去的还是少数。
这工艺学堂正好将我们学来的东西再教会给没有去学习的人。
将别人的知识正真变成自己的,然后再去发扬光大,最后是超越他们。”
光绪话声一转:“张骞,这点你应该好好向中堂大人学习一下,你也可以办一个专门的纺织学堂嘛。
将厂子里肯吃苦耐劳,用心学习的人专门组织起来,去学习更系统更专业的知识。
将来的路,还很长。
会须要用到很多人,很多人,在各行各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