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要去拜年了。
而罗文是罗家这边的老大,奶奶还跟着在这边住,明天会有很多亲戚来这边拜年。
其他人罗成管不了,奶奶这边,罗成为她早就准备好了很多零钱,都是纸币,有分币和角币,一块一张的也给了些。
奶奶看到一块的,都感觉是开玩笑呢,这两年大家都没钱,农村乡镇现在拜年都不给压岁钱了。
这就算生活好了点,给小孩一两毛就可以了,哪还有给一块的。
而罗成说,小孩给小的,他们明天也要给你拜年,不过罗成他们年龄多大,都是你孙子,亲孙子得给一块。
奶奶一听罗成这样说,笑嘻嘻的把钱收了起来,并且笑着说,奶奶是没钱,有钱的话都留给我大孙子。
第264章过完年了
这大年初一主要是拜年,年龄小的,父母领着去,年龄大的,自己去拜年就行。
过年,很多地方有很多地方的习俗,但以前的大户人家喜欢讲究。
真正过年,对于小孩来说,拜年是其次,领压岁钱才是最开心的。
而初二,就是回娘家了,兵子要跟她媳妇回秦岭娘家。
这也就是罗成家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否则还要招待女婿。
因为不需要招待人,父母直接去了大舅家那边。
这初三,大家都消停一天,也不知道是啥讲究。
初四,才开始真正的做客,后世很多婚宴啥的,也都是从初四开始安排的。
但这年头,说实话,真正过年也就是初一初二,初一给亲戚们拜个年,喝碗糖水就回来了。
自己在家吃顿好的,初二外嫁的女儿回来,娘家人招待一顿好的。
就这,这年头大部分人都没啥招待的。
更别说初四开始邀请亲戚吃饭了,在后世,基本是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有时候还要两头吃,都吃不过来。
而吃完饭基本就是打牌的打牌,有其他活动的人吃完就走人。
说热闹,后世过年也热闹,但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氛围。
或许是大鱼大肉吃习惯了,这过年吃饭成了应酬而不是期待了。
像八零年代的人,小孩吃饭还是很期待的,有一种啤酒玻璃瓶装的饮料,五毛钱一瓶。
过年去吃饭,小孩必须分一瓶。
大人吃罐头喝酒啥的,就算是八九十年代,过年对于能吃好的,大家都其实挺期待的。
而那时候的小孩,压岁钱也多了些,男孩子的压岁钱基本都送给了游戏厅。
但现在是六十年代,又是饥荒这几年,别说过年办席了,结婚都不一定办。
因此,也就罗成家请客吃饭,那些姑姑和叔叔,舅舅小姨的,罗成他们是不用想去他们家吃饭了。
初一的时候都去拜年了的,这也就算礼数到位了。
今天最开心的就是到罗成家,给罗成奶奶拜年的小孩了,有压岁钱。
罗成这辈的都有,曾孙这辈的小孩子,得喊罗成的奶奶叫太奶奶。
小孩嘛,磕个头喊句太奶奶,母亲那边的,都给个几分钱。
而罗家这边的,奶奶也一样分人,爷爷去的早,但爷爷也就罗文的父亲这边,罗家兄弟还是有不少的,这来拜年,奶奶见男孩,起码是给一毛的,女孩就几分钱。
而大叔的大儿子生的小孩,属于亲孙子,直接给五毛了。
就算是孙女,也给一毛了。
罗成和堂兄弟姐妹给奶奶拜年,除了罗成和兵子领了一块钱,其他人都是几毛的。
但不管多少,在这灾荒年,罗家亲戚也就在罗成的奶奶这边今年领过压岁钱了。
小孩子哪怕有个几分一毛的也开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